数字赋能政协协商的路径研究
内容提要: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影响着包括政协协商在内的各类协商形式,数字赋能也给政协协商包括协商过程、协商平台以及协商反馈等在内各种要素和环节带来不同程度的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此应该主动应对,针对自身存在问题加以调整与完善、改进,使政协协商更为快速、便捷、高效。
关 键 词:赋能 协商 路径
作者简介:李建森执笔,县市监局科长,陈苍环,胡敏敏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影响着包括政协协商在内的各类协商形式,数字赋能也给政协协商包括协商过程、协商平台以及协商反馈等在内各种要素和环节带来不同程度的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此应该主动应对,针对自身存在问题加以调整与完善、改进,使政协协商更为快速、便捷、高效。
一、数字赋能政协协商作用已逐步凸显
(一)数字赋能与政协协商基本内涵
数字化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体现数字或数据可量化的特性。赋能是个体或者组织对客观环境与条件拥有更强的控制能力来取代无力感的过程。数字赋能是指数字驱动商业创新和社会创新中所带来的消费化效应和变革化效应。而关于政协协商的科学内涵,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这是对人民政协协商科学内涵的最有权威解释和界定。
(二)政协协商表现形式与数字赋能助力方式
政协协商的参加主体是人民政协各组成界别,在协商中有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的,也有以界别出现的。政协协商议题可由党委和政府交办、政协与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商提出等,也还可由各组成界别与委员提出。政协协商形式有政协全体会议、专题议政性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题协商会、界别协商和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也可以在视察、考察、专题调研等活动中开展协商,通过视察报告、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形式开展协商。探索中的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是政协协商的重大变革之一。数字技术是拓展政协协商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数字赋能政协协商不仅要有技术性解决方案,也需体制性解决方案。作为技术性解决方案,数字赋能是基于数字技术的运用,不只是向特定的协商主体赋能,而是普遍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赋能。作为体制性解决方案,数字赋能有效解决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的新型政协协商体制。数字技术推动体制革新,并与协商协同增效,作为平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模块将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商主体纳入其中,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简约高效的政协协商体制。
(三)数字赋能在政协协商中发挥的现实作用
探索了协商数字化形式。北京、浙江等地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和数字技术,探索数字政协,打造政协数字平台,创新各类政协App的应用等,不断推进政协协商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比如,北京政协数字化建设围绕政协履职的各项职能,建立远程协商视频会议系统等;浙江政协“数字驾驶舱”对政协履职数据进行整合并实时输出、展示,从理念、平台、管理、机制多方位进行探索,有力推进数字赋能政协协商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改变了协商民主方式。数字赋能有效推进新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政协协商参与时间、场地等限制,以全天候、长时段、跨地域、低成本方向进行。相关议题的协商讨论更加深入,协商运行更加智能化,数据挖掘更为广泛,整理更为有效。同时新技术应用于信息的汇集、整理和分析,使得委员能够及时了解自己所联系界别群众的意愿和诉求。
扩大了多方参与面。数字化广泛应用于使政协协商提升了政协协商的广度。政协委员能够更加广泛地参与政协协商,增强了协商主体的代表性和包容性。
拓展了沟通协商平台。数字赋能使协商民主平台更加多元化。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移动互联网平台等来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拓展委员履职渠道,丰富委员履职形式,创新委员履职管理,提升政协履职绩效和水平,形成全方位覆盖的履职流程、全环节管理的履职链条,不断提高履职协商能力,切实提升协商实效。
二、数字赋能政协协商在浙江的具体实践
(一)数字协商平台已建成。2021年6月25日下午,浙江省数字政协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杭州举行。这是继2月中旬省政协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浙江数字政协”建设。也是继 “浙政钉”2.0建设的“浙江政协·掌上履职”2.0上线启用以来又一重大举措,构建完善政协协商、拓展政协协商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坚持面向政协委员、面向社会公众,紧扣横向融合、纵向贯通、内部集成、多端协同,确定“一端、一仓、三大业务应用、四大保障体系”的重点建设任务,为浙江的数字赋能政协协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现省、市、县三级已启用“掌上履职2.0”,完成全省政协统一工作门户,启动开发掌上办公平台,各市、县两级政协结合自身实际与履职特色品牌,同步谋划开发自建部分个性化应用场景40多个,按照统一数据标准和数据接口与省政协数据仓对接,实现数据互通互享,移动应用一端集成,减少提案录入、整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准确度和效率。现已实现组织在线、协同在线、沟通在线,并架设了提、办、督三方相互沟通联系的桥梁。
(二)拓展协商履职渠道。随着“数字政协”的建成,委员们通过客户端,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政协各项重要会议和活动的相关情况,还可以了解界别委员履职的各项内容,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数字政协云平台分析统计委员出席会议、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大会发言等履职情况。掌上议政厅着重体现重点履职工作和重要民生关切,有效扩大了政协协商公众参与面。省市县联动主题议政,参与委员人数呈现“几何式”增长,拓展了协商民主的广度、深度、效度。
(三)探索协商有效方式。探索“政协+互联网+基层治理”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实现了叠加放大效应,从网络技术、制度规则、实践平台等维度嵌入了政协协商的全过程,有力推动了政协协商的体制机制创新。如今已建成的110家“委员会客厅”,各界别群众、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汇聚会客厅,思想观点相互碰撞,协商成果从这里导出,人心力量在这里凝聚。 “委员会客厅”向“会客访客结合、线上线下融合、联合联动聚合”是2.0版本迭代升级的一次探索尝试。如2020年12月,一场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加速发展”的主题活动由浙江大学“委员会客厅”与浙江省欧美同学会“委员会客厅”联合举办。线上千余名浙大师生在线观看直播,把活动开展与数字赋能相结合,探索会客厅的创新会客云模式。
三、现有数字赋能政协协商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可塑性意识和能力不强。数字赋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包括意识和能力两个方面。但目前在政协协商过程中,相关人员还缺乏数字赋能协商的意识和能力。主动适应数字化改革心态缺乏,对传统方式依赖性强,还存在一些抵触情绪,消极应对依然存在。有的忽视数字化改革的“改革”本源,把数字赋能协商平台建设简单理解为信息化建设,理解为开发几个应用场景,甚至还理解为单一的数字赋能、数字转型,固守的思想意识阻碍了政协协商的数字化进程。行为能力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年富力强的能够运用场景应用进行简单的处理,很大一部分在运用方面还需继续培训来提升。
(二)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在数字化变革推动政协协商工作思路、理念、方式、机制、制度的系统重塑上思考不深、探索不够,个别地方把数字政协建设看做是一项普通业务工作,对关键问题和具体任务把握不够精准,系统设计开发不够适配,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政协协商平台。揭榜挂帅、项目清单落实不到位,没有统一建立起自上而下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影响了上下之间相关方针政策的传输和协商的分工协作。涉及政协协商在线平台对接方面也尚未完成,影响到各种协商数据和资源的有效共享。当前政协协商各个不同的大数据部门之间尚未建立起规范的联系机制,导致各个不同的平台各自为战的现象较多。
(三)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目前数字赋能政协协商还缺少必要的法律和制度进行支撑与保障,无法真正实现其应有价值与功能。当前政协协商大数据在公开、共享等方面均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指导。各相关部门还缺乏专门的数字化改革机构。三级政协之间联系指导、协同协作需强化,制度机制重塑不够,不少部门还缺乏专门对应机构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这就导致政协协商发展的数字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四、数字赋能在政协协商中实现的路径
(一)提升塑造协商的意识和能力。数字赋能带来的变革是必然之趋,改变传统落后思维方式,使其成为积极运用推动者,需持之以恒地去提升运用数字赋能政协协商的各项能力,对数字赋能政协协商的各项运用知识进行深入学习,逐渐培养自身搜集数据、传输数据等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强化自身运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对策等一系列综合能力,最终将赋能带来便利在协商中有效进行熟练运用。
(二)数字技术引领协商改革。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给政协协商带来了颠覆性创新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空间有效拓展了协商民主的发展前景,协商民主的规范形式进阶到数字协商民主。数字协商民主,有效弥补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平等化,降低交往成本,消除信息获取不充分、参与渠道不可及、协商结果不可知的困惑。政协协商从“面对面”向“端对端”、“键对键”的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拓展,从程序性的会议协商向共享时空的履职平台延伸。根据政协委员来自不同阶层,散落在各地,给现实中的协商带来诸多不便,数字技术可以采取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与远程协商讨论,通过音视频连线方式,主会场与分会场以及委员手机、计算机终端实时互动,互联网优势与政协协商特色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了政协协商民主形式,有效破解了“在外委员履职不便”等实际难题。同时通过数字技术使协商议题相关信息得到更加广泛地挖掘和有效地整理,还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对协商成果的应用进行适时地跟踪、反馈和监督,进一步保障协商的实效性。
(三)打造新型数字协商应用场景。应用场景是数字政协建设的“重头戏”和关键所在。数字驾驶舱平台对政协协商数据进行整合并实时输出、展示,实现政协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政协委员通过手机端进入驾驶舱后,可以清晰掌握各类信息。比如,在每一场“请你来协商”活动中,政协委员都能看到“协商议题、协商形势、调研次数、调研报告篇数”等活动内容。通过数字驾驶舱,可以实时掌握政协工作整体情况,同时要实现平台与城市大脑相连,可以充分运用城市大脑的海量数据资源与大数据处理能力,为政协协商议政等履职活动提质增效。在“请你来协商”模块中进行网络协商,所有委员均可参与讨论发言,也可对其他委员的发言进行评论、点赞,整个协商过程均在网上留痕。协商结束后,委员可随时查看整个协商过程或自己提出的意见建议。
(四)为数字赋能协商注入新活力。数字赋能人民政协履职现代化发展,应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治理的需求。为此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政协协商数字化。把数据管理融入政协履职过程和工作机制之中,在政协履职的全生命周期中得到质的提升。整合现有协商数据平台,破除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打造高度整合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强政协协商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开发利用,形成政协内部的数字化高效化履职机制、外部的便捷化知政问政参政机制以及同党和政府部门的智能化协同机制。利用图、文、影、音多种方式,加强同新媒体的融合,拓展融合委员线上线下多种履职渠道,全面提升委员履职绩效。
(五)完善融合数字赋能协商的相关法律制度。在技术大变革的时代,相关制度规范出台的速度不可避免地会落后于技术变革的速度。既要能鼓励新技术在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中的创新应用,又要能防范和化解技术应用潜在的风险、规范各类群体的协商参与行为等。要适时出台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创新性的制度规范保障政协协商享技术赋能之利、除技术赋能之弊,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协商过程的整个数据公开流程进行统一详细的规定,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及其相关部门,制定出一套跨部门、跨领域的法律规范,以此来对各个相关机构及人员的数据使用进行规范和约束。制度方面,不断完善和健全大数据传输、共享、处理的一系列相关机构、机制和程序。政协协商大数据涉及到传输、共享和处理等一系列相关环节,需要一整套系统化的机构和程序来推进。同时需要选拔和培养具有相应专业水平的工作人员,来承担相应的职能和任务。
参考文献:
1.基于数字化赋能的高校内部控制研究——以BH高校为例 周宁
2.人民政协实践协商民主的路径分析 殷啸虎
3.新技术为协商民主建设汇智聚力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 张星
4.大数据推动新时代政党协商发展的科学路径 李先伦
5.数字治理赋能政协履职现代化 邓念国
6.葛慧君在全省数字政协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7.杭州市西湖区政协“数字驾驶舱及智慧政协平台应用”正式上线 人民政协网
8.一子落满盘活——新时代协商民主的浙江“会客”智慧 郭其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