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温州方志 > 瓯越人文

        刘绍宽

        发布日期: 2015- 07- 26 13: 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365网站手机打不开_365体育怎么打不开网址_365数字含义委党史研究室

          刘绍宽(1867~1942),字次饶,号厚庄,清末民国平阳(今苍南白沙刘店)人,后徙居城西白石街。少依舅父杨镜澄,师从周恩湛、项廷骐,17岁县试第一,次年从吴承志治考据,22岁从金晦治颜李之学,始识求学门径。稍后执经受学于孙诒让。光绪二十二年(1896)补廪生,次年举拔贡。二十四年任平阳龙湖书院山长。三月入京朝考,得一等第九名,复试被黜,时贤叹惜“刘蕡下第公卿过!”归途抵沪,两访邑人宋恕,询问明治维新、康梁变法及督抚、士流动态和中西学情况。七月二十九日(9月14日)询问上海速成教习学堂章程,并曾前往昌言报馆和算学报馆。二十八年秋,赴省乡试,回程路过上海,曾在震旦学院求学,拜马相伯为师,“颇知外间学校之规模”。因龙湖书院奉命改为县学堂,旋即回乡。三十年八月,偕陈振椒赴日考察学务,历时七旬,所着《东瀛观学记》,详述日本学制、学校管理、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及社会重视情况,影响所及,平阳江南先后创办十多所小学。三十一年四月任温州府学堂监督,六月,参与筹办温处学务分处。任监督七年,锐意兴革,聘请名师,筹建校舍,重视道德教育,校誉蒸蒸日上。民国元年(1912)5月辞职,任平阳县教育会会长,参与平阳共和党组织。7月改任县教育科长,以后调任永嘉县第一科科长、省民政科科员、乐清县第三科(教育)科长,因“游幕依人,所与游者多沾不良习气,自治日疏,悔尤交积”辞职回里,遂不复入政界。6年9月任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长,至7年12月,因学潮引咎辞职。潜心从事纂编《平阳县志》,10年,黄式苏因“刘厚庄书来,《平阳县志》将成”,赋诗庆贺:“横阳地隶古瓯骆,提封远隔海东偏,百年志乘废未举,文献不足徵其全,谁欤起衰奋史笔,丛残收拾岂非贤。先生经术今子政,校雠终日勘丹铅。迩来万事不挂眼,对客往往说逃禅。沧江老卧领书局,手定义例费精研。艰难三载勤搜辑,歉然犹恐多遗捐”。14年成书,被誉为“近代地方志中佳本”。同年出任温州籀园图书馆馆长。20年着手校刊黄群《敬乡楼丛书》第三辑。24年4月,永嘉区徵辑乡先哲遗着委员会成立,以副主任而实际主其事,积盛暑三月之功订正朱黼《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二十八卷之讹,梅冷生赞云:“丈以古稀精力,深思不倦,册中丹黄盈目,皆其手校,是书得传,丈之劳不可没也!”温州先后成立诸诗社——慎社、戊社、瓯风社、甲社等均奉为祭酒,31年4月26日卒,享寿七十六岁,遗着除上列者外,有《厚庄文钞》三卷、《诗钞》二卷,《厚庄续集》文六卷、文外二卷、诗四卷以及《厚庄日记》等,35年众门生集资建造刘公堂于凤山之麓(今平阳一中内)以资纪念。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